星期六, 10月 12, 2013

烏客教學隨筆:有趣的教學

  
從教朋友原君一些簡單的烏克麗麗開始,在接觸烏克麗麗教學與推廣,已經經過了半年。
  
  不過,我不是以老師的身分,而是以推廣者的身分去進行推廣,所以有人叫我老師,我總是請他們叫我名字就好。
  
  在KUPC的烏克熊的建議下,我開始在9月份與10月份進行每兩周一次的基礎教學活動。
  
  好不容易有新同學加入,卻在第二次練習節奏時就發出:「這個我不行...」的宣言;想說是不是教的東西很難;這位新同學就說出自己不適合刷絃,對節奏有抗聚等內容;然後一直說不是我的錯,要我別放在心上,卻在離開時拋出:「教的東西不是要有趣才能吸引人嗎?」
  
  「學習這種東西,本身就很無趣,你應該要把他變得更有趣啊...我講太多了,請不要管我。」
  
  或許每個人接觸的目的都不一樣,但是我頭一次發現,原來我的教法與方式,真的很無趣,但是,要怎麼樣才能做到 「有趣」或是「不是你教東西給學生,而是學生從你這裡學到東西」呢?
  
  我沒有把握這一點,以不清楚的指令引導這位新同學,作為一個推廣者,真是失敗。
  
  10月11日晚上的基礎課程,想當然爾,這位新同學就沒有出現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